“以前雨天一到,市场里污水漫到脚踝,摊位下全是淤泥,客人绕着走,一天卖不出半筐菜。现在刚下过雨地面都清爽配资栈,进货卸货再也不用蹚水了!”近日,板浦镇城东市场卖蔬菜的李大姐擦着摊位,笑着展示改造后的市场环境。这一变化配资栈,源自该镇人大代表督战推动的城东市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,目前这项民生工程已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,彻底终结了困扰商户多年的“污水难题”。
据了解,城东市场作为板浦镇重要的农副产品交易场所,污水管道老化问题由来已久。此前,因商铺后方管道堵塞造成污水倒灌,商户们曾向社区紧急求助。雨天积水过深,不仅严重影响生意,也存在安全隐患。镇人大代表们实地调研发现,市场现有管网管径偏小、雨污混流,加之长期缺乏系统清淤,导致污水横流、异味扰民成为常态。
针对这一“民生堵点”,镇人大代表多次组织座谈会,并将关于城东市场水环境治理的建议提交镇政府,推动形成“标本兼治”方案:拓宽市场下部原有排水渠出口,在两侧新建雨、污分流井各一座;设置高度不一的挡墙,并在分流井内分别安装雨水、污水潜水泵,可根据水位自动启停,实现生活污水与雨水精准分流。
“污水治理既要解燃眉之急更要建长效机制。”镇人大代表表示将全程监督工程进度,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实处。据悉,该工程采用财政性资金保障,目前已完成路面恢复,启动水泵调试和试运行。经降雨时观测,市场内部未发生积水情况,日常污水可从污水管网排出,未发现溢流情况,整体运转达到设计标准。此举不仅解决了市场的排水难题,还从源头减少了管道堵塞,方便群众雨天购物和出行安全。
此次治理行动是板浦镇人大“民生实事跟踪监督”机制的生动实践。近年来配资栈,镇人大实行“现场调研+逐项销号”推进模式,积极推动完成镇区主干道、低洼片区的雨水管网新建、改造和清理等多项民生工程,确保镇区范围内雨季无积水,方便群众出行,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(汪琪 丁冉)
发布于:北京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